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人口紅利多,勞動力充足

人口紅利多,勞動力充足

日本1990起勞動人口減少,1996年起嬰兒出生率少于老年人口增加率,造成房市泡沫、經濟衰退20年
以上,直到現在仍不見其經濟有效復甦,因為日本人口仍持續減少,而老人占人口比例依舊大幅擴大
中。

台灣人口結構圖與日本如出一轍,而台灣將在2015年正式進入人口結構拐點,若這種趨勢維持不變
,預估到2060年時,台灣人口總數將只剩下1700萬左右,日本~台灣的鏡子。
東協國家人口結構年輕,嬰幼兒出生率大於老年人口增加率,以經濟發展看來,整個區域國家未來
仍享有長期人口紅利的優勢。
2000年時台灣人口由2200多萬增至2013年的2300多萬人,增加了100萬人;同時期馬來西亞人口由
2300多萬增至3007萬人,增加了700萬人。
2020年吉隆坡將由現在600萬增加到成為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而整個國家將由2900多萬增加到
3300多萬的人口。














1970~1990亞洲經濟四小龍,台灣為龍首,後來依序被新加坡、香港、南韓超越,現在~馬來西亞即
將超越台灣。

馬來西亞房價基期,亞洲最低,值得投入

馬來西亞房價基期,亞洲最低,值得投入


馬來西亞因為在1997~1998期間發生亞洲經融風暴,經濟發展
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其金融市場在股、匯市都遭受重大創害,
尤其是在匯市方面,馬幣遽貶,貶幅達40%,造成國家重大損失







政府在隔年立即透過議會程序,立法管制外匯進出本國,
透過有效的監控與管理,歡迎外資投資馬來西亞並參與國家
經濟發展與建設,但是絕對不歡迎外資的熱錢短暫進出
馬來西亞,炒股、炒匯、炒房,在這種積極吸引外資卻又
緩拒熱錢的政策下,使得其經濟受到良好發展,也使得
馬來西亞具有富裕的經濟環境,卻有全亞洲最低的房價

馬來西亞房價(平方米/美元)與亞洲各國比較
就在現在開始,馬來西亞展開雙手歡迎外資注入,打造
吉隆坡為亞洲金融重鎮,誓言將於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之林
,屆時馬來西亞的房市將獲得解放,伴隨著政府重大建設逐年
完成及經濟蓬勃成長,吉隆坡將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成為鎂光燈所追逐的焦點,房價將一飛沖天。

依斯干達經濟特區

依斯干達經濟特區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宣佈,政府將與新加坡通過依斯干達發展計劃,量身打造6項發展方針共59項計劃
,預計在2020年將為我國帶來255億7000令吉總收入,並製造近6萬8000個就業機會。

他說,依斯干達城市及走廊轉型計劃欲在2020年達成的27項涵蓋教育、旅遊、石油及天然氣領域經濟
計劃,及32項涵蓋城市公共交通和道路發展計劃,將能吸引1393億令吉總投資額,使馬來西亞依斯干達
經濟特區成為一個穩固及國際水準的經濟走廊。

泛亞鐵路,隆新高鐵將在此地設站,將中國及中南半島區域的人流、金流及物流所有資源,透過鐵路
運輸帶進馬來西亞。
馬新聯手國土規劃再利用,將馬國與新加坡一水之隔的新山,
打造成新加坡的第二城,也打造出亞洲最具規模的經濟特區,
就像中國與香港之間的深圳一樣,預計在2025年以前將成為
全世界前10名最適人居的城市。
大馬伊斯干達經濟特區
伊斯干達,大馬經濟的又一春馬來西亞的土地,新加坡的技術,加上全世界的錢,成立于2006年的伊斯干達特區,從創立之日起,便被大馬人民期許了重振該國經濟的強烈願望。

伊斯干達特區(前稱柔南經濟特區)位於馬來西亞最南端,面積相當於三個新加坡。該區由馬來西亞與
新加坡兩國合作發展,希望以此振興區域經濟。

對於馬來西亞來說,伊斯干達特區將是它重振經濟的重要機會,近20年來,大馬最主要的經濟動力
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日漸衰落,現在急需新的機會,走出GDP年增長5%的魔咒。

對於新加坡來說,十幾年經濟高速的發展讓獅城的地價和勞工成本變高,降低該國的競爭力。

而伊斯干達特區工業用地成本僅為新加坡的三分之一,製造業的人工成本則只有二分之一。

業內人士稱伊斯干達有著里程碑一樣的意義。「它是一個重要的開端,」馬來西亞國庫公司總經理
Azman Mokhtar表示,「如果它成功了,它就會變成一個範本被人複製。”

而到目前為止,發展伊斯干達特區的決定依然證明是正確的,像希捷、富士康、偉創力和哈裡伯頓等
跨國公司都將該區作為自己全球製造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哈裡伯頓為例,2008年,它在該區設立了
工廠,目前有280名員工,生產石油鑽頭的部件,以前是在新加坡。而現在它所付的工資不到以前的
一半。

伊斯干達特區強勁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地理優勢,由於三個跨坐在麻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之間
重要的港口與其緊鄰。包括了丹絨伯勒巴斯港口、巴西古當港口與丹絨浪塞港口,使該區正好位於
全球貿易網路的支點上。

其中六項經濟發展項目將給予十年免稅
一.教育城計畫
二.觀光旅遊項目
三.醫療保健項目
四.交通運輸物流業
五.文創業
六.金融業

交通計畫

交通計畫

 



從1990年開始,中國─東協貿易額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長,2011年1月1日中國+東協的自由貿易區成立以後,創造了三個第一:一個擁有19億消費人口的內需市場,一個世界最大的貿易免關稅同盟,一個貿易總量高 達4.6兆
美元的經濟體。2020年泛亞鐵路全線完工,將把中國與東協,零時差軌道相連,對於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中國發展經驗,他們學到一件事:軌道經濟學,是獲利的最佳保證。


捷運系統
馬來西亞政府計畫新開設三條地鐵線MRT,其中兩條是以雙溪毛糯為起點,另外一條則是連接吉隆坡經濟區和商業區的環城線,以加強大吉隆坡地區交通的連貫性,上述地鐵線將於2017年完工啟用。

高速鐵路(馬新高鐵)
興建高速鐵路,通車後從吉隆坡經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到新加坡僅需90分鐘。形成雙城一日生活圈,就像倫敦與巴黎一樣,生活變得更簡單舒適了。




泛亞鐵路(TRANS-ASIAN RAILWAY,TAR)
該計畫是由從東南亞經中國直通歐洲,全長5,500公里,完成後將以新加坡為起點,路線經吉隆坡、曼谷、湄公河流域柬、寮兩國達中國昆明後,再分經中亞往歐洲,或由西伯利亞大鐵道轉東亞;由於工程浩大,
預計2020年可以全線完工




敦拉薩國際雙金融中心計畫

敦拉薩國際雙金融中心計畫

這項2012年7月動工的計畫,佔地10萬坪的吉隆坡國際金融區正式命名為敦拉薩國際金融中心(TRX)
。發展期限預計超過15年,第一期計畫將在2016年完工

為鼓勵國際金融機構選擇敦拉薩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其國際營運
總部,將獲免稅10年優惠。其它獎勵還包括豁免印花稅、工業
建築津貼(IBA)、加速資本遞減(給具有TRX MARQUEE地位
的公司)以及房地產發展商可獲免稅。





國際貿易中心從策劃、開發、完成到全面運作,將會獲得整個
政府機關的全力支持,而第一期的海外直接投資預計逾35億令吉
,同時也將帶來超過260億令吉發展總值。將吸引250家國際
金融服務公司,並提供50萬個就業機會。

獨立遺產摩天大樓計畫

獨立遺產摩天大樓計畫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2010年宣佈建摩天大樓計劃,馬國政府
徵用默迪卡體育場、國家體育館與獨立公園的公共空間土地
來興建
「118層獨立遺產大廈(WARISAN MERDEKA TOWER)」

估計耗資50億馬幣興建,將於2015年成為馬來西亞最高大樓,這項計劃具有發展價值,並可帶動周邊
產業的發展,預估將創造10萬個工作就業機會

大吉隆坡計畫

大吉隆坡計畫






大吉隆坡計畫
馬來西亞政府在2010年9月25日宣布推出經濟轉型計畫(ETP),其中一項關鍵政策將以1720億令吉
打造“大吉隆坡”,大吉隆坡計畫涉及10項入口點計畫,將大吉隆坡提升為國際大都市。

馬來西亞政府斥資1720億令吉,從硬體設備、人民收入及居住
環境這三方面推動「大吉隆坡計畫」,而這項計畫66%的資金
將來自民間,為確保在邁向「2020年宏願」時有足夠人力資源
,大馬政府將把住在大吉隆坡地區人口,從現有的600萬人增
至1000萬人。
為了達致上述目標,人才培訓機構將吸引國內外400萬人在大吉隆坡地區居住,包括吸引50萬名專才
在吉隆坡居住,世界著名企業來馬設立營業據點,而馬國政府也計畫提供特別獎勵。
讓吉隆坡在2020年躋身全球20個最宜居的城市
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率最高城市前20名
人均收入為1.5萬美元,預估實際有可能達到1.8萬美元

馬來西亞全國經濟轉型計畫

馬來西亞全國經濟轉型計畫

馬來西亞經歷自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面對全球經濟陷入低成長的威脅壓力,在2010年
馬來西亞政府推出全國轉型計畫(NTP),改造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一個高收入的國家。
全國轉型計畫(NTP)包括兩部分:經濟轉型計劃(ETP)及 政府轉型計劃(GTP)

這兩個程序協同工作,預計推動該國到2020年走向高收入,推動其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5,000美元。
這將吸引投資約為4440億,並創造330萬就業機會來實現,朝著實現該國於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的
願望。

而經濟轉型計畫(ETP)的目標為透過實施12個國家關鍵經濟領域(NKEAS),
吸引4440億美元的投資,創造33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雖然只是醞釀並實施了三年,馬來西亞集中資源來實現國家的轉型目標,國家的轉型已經有了成果,
這種增長軌跡已經確定馬來西亞在2020年實現其國民人均總收入為1.5萬美元目標。截至2012年,
該國的國民總收入已經從2010年的8,100美元升至2012年的9970美元。
馬來西亞的轉型,也得到了國際認同,反映了該國在關鍵時候的全球排名提升。其中包括世界銀行
2013年的營商環境報告,這使得馬來西亞在全球排名從2012年第18名到2013年的12名,此外
IMD世界競爭力年鑑該國的排名從2011年第16上升到2012年第14。

2010年馬來西亞實施經濟轉型計畫以來的經濟發展成果
經濟轉型成果超標‧獲118%佳績,11項領域達標
評分獲普華永道鑑定
上述評分獲得普華永道(PWC)鑑定,並取得國際專家組成的國際評估委員會的認可。

“截至2012年,政府共推出152項倡議計劃(EPP),其中149項已宣佈的計劃預料帶來總值2千113億
令吉投資額,有關投資額預計在2020年可為國民生產總值貢獻1千356億令吉,並製造40萬8千443個
就業機會。"報告指出,根據普華永道所進行的商定審查業務(AUP),大馬在2012年共展開39項
倡議計劃,投資額約321億4千萬令吉,預料可在2020年為國民生產總值貢獻66億令吉,
製造9萬4千702個工作機會。

人均收入2年增48.8%
“國民人均收入從2009年的6700美元提昇至2012年的9970美元,在兩年取得48.8%的增幅,預料大馬
可能提前在2020年前,達致人均收入1萬5千美元的目標。"針對經濟轉型計劃的成果,負責評估
經濟轉型計劃的國際評估委員會在報告中,建議政府重新探討經濟轉型計劃設下的2020年目標期限
是否太低。

“以人均國民所得,要在2020年達到1萬5千美元的目標為例,政府其實可考慮是否有需要,另設一個
早於2020年的目標期限。

轉型計劃其他成果
A. 逐年減低赤字,從2009年的6.6%赤字成功減至2012年的4.5%
B. 放眼在2013與2014年將赤字進一步減低至4.0%與3.0%
C. 2012年大馬投資額獲得19.9%增幅,私人界投資自經濟轉型計劃推行以來取得3倍成長,
相比2010年的6.7%,2012年創下新高的22%增長紀錄
D. 2012年私人界投資額為1395億令吉,超越原先的1279億令吉目標
E. 私人界投資超越公共領域,佔據了總投資額的58%,而公共領域投資額達到42%
F. 公共投資突破1000億令吉目標,達到1007億令吉
G. 外債頂限設定與國內生產總值的55%